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生活 > 正文
 

降價藥品消失調查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0日 08:05 燕趙都市報

  本報記者劉麗普 實習生李濤

  有消息說,國家有關部門正在醞釀第18次藥品降價。而我省則從4月1日起,對160種251個規格的藥品執行新的臨時限價,其中包括居民日常用藥、新增藥品及22種降價藥品的增補規格。按理說,不管是國家一次又一次地對藥品降價,還是省內多次對藥品實行臨時限價。老百姓都應該為藥品的降價而感到高興,事實上,人們對藥品降價表現得十分平靜。“我
沒有感覺到便宜呀!”受訪者的回答十分一致。原來,藥品一旦出現在降價目錄之列,很快就會從醫院和藥房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價格更高的同類藥品,老百姓很難從藥品降價

  部分降價藥品“消失”

  從4月1日起,部分藥品實行新的限價標準后,并沒有激起市民購藥的熱情。5日早上,家住省會東崗路850工廠的周大媽、于大媽和另一位同伴從世紀公園走出來,提到藥品價格的事情,十分感慨,"的確多次看到藥品降價的報道了,沒感覺得到實惠。"71歲的周大媽說,身體上毛病不少,但面對每月只有幾百元的退休金,平時根本不敢去醫院,靠一些簡單的藥物支撐。去年冬天因為頭暈得厲害住院20多天,竟花了1萬多元,也沒查出什么病來,"很讓人心疼,我一年才掙幾千元錢,不知道降價都降哪去了,降價的藥根本用不上。"

  正如周大媽所說,老百姓很難用上降價藥品,原因是藥品一旦出現在降價目錄之列,也就意味著很快將從醫院和藥房中銷聲匿跡了。記者分別從2004年6月、2006年1月和4月份省物價局發布的藥品降價或臨時限價名單中隨意抽取了幾種藥品,走訪了省會多家藥房和醫院后發現,正如周大媽所感受到的,有些降價藥已經消失了。

  100mg*6片裝規格的阿奇霉素片,曾出現在省內2004年6月21中抗感染藥的降價名單中,在記者走訪的5家藥房中,石家莊大經街的大興藥房、火車站附近的廣泰藥房和普安藥房都沒有該藥品出售,有的藥房說根本沒出售過此規格的藥品。新興藥房、神威大藥房有藥品,但廠家不同,藥品的價格也不同。據省人民醫院的一位醫務人員說,同是2004年6月降價藥品目錄中的頭孢他叮注射液,已經很長時間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同類其他規格的藥品。

  香砂養胃片(片劑,36片)是省內今年1月份90余種臨時限價藥品中的一種,零售價格34元。記者走訪的范西路上神威、益康藥房和青園街上的雅濤藥房中,都沒有該藥,只有香砂養胃丸。同時出現在限價目錄中的骨肽注射液(100ml0.1g,價格120元),在醫大一院的藥房中也找不到了,藥房的工作人員說,有復方骨肽注射液。

  再說剛剛出現在4月份臨時限價目錄中的幾種藥品,情況同樣不容樂觀。腦血康滴丸(35mg100粒,29元),除新興藥房有藥品出售外,其他藥房都沒有。"新興"工作人員說,價格是從以前的36元降下來的。神威藥房、普安藥房的工作人員也說藥價是29元,但沒有藥品出售。火車站附近廣泰藥房的工作人員說,從來沒有銷售過該藥。

  消栓再造丸(水丸60g,價格14.6元)在東崗路上的神興藥房和育才街上的一家藥房都沒有找到。而銀杏葉分散片(19.2mg*12片,價格25.2元)、銀杏葉口服液(40mg30ml,價格45元)在翟營大街上的樂仁堂、神威、金象藥房里也都沒有,只有銀杏葉片。

  當然,這些情況并不能完全說明降價藥從醫院和藥房中消失了。一位經營藥品的王先生說,藥房之間的情況千差萬別,每一個藥房以周邊環境、人群等來決定出售藥品的類別,彼此之間所出售的藥品也不大相同。不過,只要有物價部門的通知,所有的藥房都會嚴格按照限價或定價出售,"誰愿意為了多掙幾元錢,被有關部門查住罰幾千元呢?"

  降價藥是怎樣“消失”的?

  經營藥品的王先生說,一般情況下,藥品降價對藥房和醫院的影響是很小的,主要風險是由生產藥品的廠家承擔的。降價藥品的“消失”已經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在這個問題上,醫院和藥房是相對被動的,因為廠家生產什么藥品,醫院和藥房才有可能出售該類藥品。

  再者,降價藥品并不是馬上就消失的,藥品一般會有1-3個月的庫存量。但只要還有盈利的空間,藥品會繼續上市。省人民醫院的一位醫務人員舉例說,名為“優普同”的抗生素類藥品,價格高時達100多元一支,降到60多元后,銷量也不少,原因是從廠家到流通各環節上仍然有錢可賺。

  對普通老百姓來說,藥品花銷最多的還是在醫院。統計表明,超過80%的藥品通過醫院銷售。而一種藥品從出廠到患者手中的路線是:藥廠—全國總代理—大地區代理—省級代理—地市級代理—醫藥代表—醫院藥事委員會—藥房—醫生。這個鏈條中,出廠價其實只有零售價的30%左右,剩下的70%是流通過程中的費用,包括醫藥代表、醫院和醫生。“沒有足夠的利潤空間,藥品無法生存。藥品降價后,用于中間環節的費用相應地少了,醫藥代表推銷的積極性也就小了,醫生開方后得到的利潤也少了,藥品的銷量就慢慢地萎縮了,直至在市場上消失。”王先生說,同一種藥品批發給藥房和醫院的價格肯定是不一樣的,給醫院的價格遠遠高于藥房的價格。

  省會武先生說,他經常服用青島某制藥廠生產的一種快胃片,以前是瓶裝的60粒,價格是9元多,可以吃10次。后來,那種規格的快胃片在市場上找不到了,換成了壓縮片,一盒兩片共24粒,價格變為14元多,只能支持8次的口服量。在他看來,改換藥品包裝和規格,就意味著變相加價。

  正如武先生的感受一樣,藥品消失,并不是制藥廠不再生產降價藥,而是玩起“改頭換面”伎倆,如將注射劑改成片劑、膠囊等;藥還是原來的藥,上報審批時換個商品名,稱為“新藥”;抑或改換原藥品的外包裝,添加少許無關緊要成分掩人耳目,再以“新藥”上報管理部門審批,最后以高價銷售給患者。

  “新藥”價格高昂———藥品流通過程中參與者積極性提高———藥品流通起來———患者消費高價藥品,一個惡性循環的圈子又開始了。最終的結果是,老百姓眼睜睜地看著藥品一輪又一輪地降價,離實惠卻越來越遠。

  省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還說,目前,很多價格不高、效果不錯的藥品,根本不在醫保之列,也很難進入,也說明了這一點。

  降價藥品“消失”的背后

  按國際通例,一個上市藥品主要有3個名稱———化學名、通用名和商品名。其中,化學名和通用名是標準名稱,而不同廠家、不同規格的同類產品可以用不同的商品名。根據中國藥物管理的規定,藥品的化學名和通用名由國家藥典及藥品管理部門確定,而商品名由生產廠家來定。

  在我國,一種藥品就可能有很多個商品名。以抗生素頭孢曲松鈉為例,頭孢曲松鈉是化學名,即標準名,而由不同廠家生產的成分相同、包裝和規格不同的同類藥品,就有羅氏芬、凱賽欣、達力嗪、菌必治、賽福松、鋒力、力珀、曲沙、勁邦、萬可欣等10多種,彼此之間的價格差異可以高達數十倍。

  所以,多年從事藥品批發的王先生認為,這無形中給了藥廠之間進行不正當競爭的空間,你定價40元,我就定70元,或者更多,藥廠競相生產高“高價藥”強占市場。造成的現實就是:一次次藥品降價根本解決不了老百姓“吃藥貴”的問題。

  王先生說,有時候,同一家藥廠生產的同一種藥品有很多規格同時被審批下來,當一種規格的產品列入降價目錄后,就停止這個規格藥品的生產,其他規格的同一種藥品不受任何影響,照樣可以高價出售。而這種情況在國外是不可能出現的,只要某個廠家研發出一種新藥、申請專利后,其他廠家是不能再生產的。在國內,上千家藥廠生產同一種藥品的情況應該說是很正常的。

  據報道,僅2004年,藥監局就受理了10009種新藥報批,這10009例“新藥申請”中,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新藥即新化學實體,絕大部分是中國藥典中已有的藥物,僅是對劑量、給藥途徑或用法方面做了變更。美國同期僅受理了148種。

  “藥品在報批環節中缺少監督機制,使得新藥報批存在著各種尋租的可能性,很難堵住‘新藥’層出不窮的現狀。”省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說,只要醫藥體制的大環境不能改變,就很難解決老百姓“吃藥貴”的問題。

  相關鏈接

  幅度較大的幾次藥品降價

  1998年至2000年,有關部門共6次出臺藥品降價措施,累計降價金額約80億元;2001年,有關部門先后制定、公布了69種抗生素類藥品價格,平均降價幅度為20%;2003年,原國家計委制定并公布了199種、900多個規格的西藥最高零售價格;2004年5月31日,

國家發改委決定,大幅度降低部分抗感染類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2005年7月14日,國家發改委第17次對藥品進行降價。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